北京3月10日电 (记者 张素)“向机器人征税的话题看似无稽,实则严肃,其实质是如何适应科技创新改变的社会就业结构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徐晓兰10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说。
“向机器人征税”近期成为热议话题。徐晓兰认为应辩证地看待技术进步,机器人在带来红利的同时“必然使越来越多的工种不再被需要”。但她强调,“再聪明的机器人也是人类制造出来的设备,是提高人类生产效率和解放生产力的工具和帮手”。
资料图 机器人集体热舞。 张畅 摄近两年,徐晓兰连续担任两届世界机器人大会秘书长。分析中国机器人产业现状时,她说,中国工业机器人全年销量已占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,在减速器、伺服电机与电控系统等核心零部件方面呈现出国产化趋势;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快速扩大,增速相对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,涌现出大批创业创新企业;特种机器人市场仍处于蓝海阶段,在救灾救援、安防安保、公共安全等领域都具备千亿元人民币级别的潜在发展空间。
徐晓兰强调,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成熟,表现在具体应用和技术集成,但对核心技术的掌握、对标准体系的把控和对前沿领域的预先布局上,国内企业普遍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企业。
“我们应当密切跟踪全球发展前沿,尊重行业成长的客观规律,着力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机器人领域深度融合与广泛应用。”徐晓兰呼吁,支持领军企业采取出口、并购、建厂、设立研发中心等多种方式开辟国外市场。(完)
责编:
|